您现在的位置:中考杭州站 > 中考报考 > 中考资讯 > 正文
来源:中考网整合 作者:中考网编辑 2017-09-26 11:20:53
申屠永庆
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校长
学生有了选择的权利,我们也尊重选择机会和权利,但是学生现在缺乏选择的能力,所以新高考改革背景下,我们怎么样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,作为一个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,或者说我觉得可能是现在中国基础教育里面十分关键的内容。
尽管目前看来,高考改革依然无法脱离分数的主宰,但也正在试图逐步淡化分数的作用。包括争议很大的取消体育特长生、奥赛、科技类竞赛、省级优秀学生等所有加分项目。在没有加分的前提下,家长是否还有热情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,孩子又能否把兴趣和未来规划结合,这都给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。
钟秉林
中国教育学会会长
高考改革绝不仅仅是大学的事情,也不仅仅是高中的事情。必须是基础教和高等教育协调起来,我们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,能够协同的进行改革进行创新。另外,还需要教育系统的内部和教育系统的外部能够协调起来,共同推进改革。
大学招生不光看分,更要看人,大学招生自主权增加,不再被分数牢牢捆住。这也正是这次新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。在今年的高考录取中,浙大等42所高校以及复旦等24所上海高校已采用“两依据、一参考”的方式招生,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,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,后者包括身心健康、艺术素养、社会实践等内容。
钟秉林
中国教育学会会长
评价的方式更多元一点、评价内容更丰富一点。更加全面地考察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。但是具体的做法也不是一刀切的。比如说,上海搞这种631;统考成绩60%,还有学校自主测试的成绩占30%,还有10%是根据他高中阶段的学业考试的成绩。但是这一切都要放到阳光之下进行。
打破唯分数论,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综合素质,必然要求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,除了参加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,更需要走出校园、走进社会。在美国,不仅科技馆、博物馆对学生开放,不少社会企业、科研院所也向学生敞开大门。我们的教育要想不只育分,更要育人,除了大学、高校的努力,相应机构场所是否已做好准备?全社会能成为育人的场所吗?
钟秉林
中国教育学会会长
学生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。而且我们为了培养创业人才,我们还要培养学生这种批判性的思维、探究式研究式的学习,这就需要社会企业科研机构来支持,也需要政府更加重视、能够去统筹安排。光靠一个学校这种事情做不起来的,社会实践基地、科学研究基地和科研院所合作,这个就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了。
岩松点评
今年是我们恢复高考40年,五六月份纪念这个40年的报道研讨很多。的确恢复高考功德无量,它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、学子有路成为现实,但在回顾与纪念之中我自己也曾对媒体说,接下来的高考改革,考试改革是一部分,但更重要是高校的真正改革,能从行政化中走出来,更自主的招生,有更多元的选择标准和考核体系,用更有活力,更自主的高校改革来倒逼我们的初高中教育真正变革,由应试变向素质。改考试方式只是治标,离治本还远,还是考考老师的法宝,分分学生的命根,但是治本我们准备开始走了吗,能走多远?
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,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!>>点击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