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中考杭州站 > 中考攻略 > 论坛精选 > 正文
来源:中考网 作者:顾雨 2015-03-20 11:15:37
12月6日,教育部发布了《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》和《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》两项政策,明确提出“全科覆盖”、“分类考察”、“不分文理”、“两次机会”、“严格公示”等措施。
高中会考范围和考察方式确立
今日出台的政策规定,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(实验)》所设定的所有科目均列入了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。高中会考将14门学科分为两类,其中,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、思想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科目的考试,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,音乐、美术、体育、通用技术、信息技术等科目的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,确定具体组织方式。
虽然所有科目都在考察范围,但是考察的方式并不相同,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,其他科目一般以“合格、不合格”呈现。学生可以在三年时间内可以合理安排考察的科目和数量,各省(区、市)还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学生提供第二次考试的机会,以及更换选考科目的机会。
高考成绩为“3+3”模式
政策规定,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(区、市),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,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,在思想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。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,在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。也就是说,将来学生的高考成绩将会是“3+3”模式,除了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外,还要加上自己选择的三科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。
高中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
明年起高中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,分思想品德、学业水平、身心健康、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项,中学须真实记录学生3年表现并进入档案,高校逐步以此作为招生录取重要参考。同时要严格公示制度,对档案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抽查。
对于初中生有哪些影响?
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确立使考生们在高中就要确立方向,其基础更是来自于初中阶段的积累和摸索;取消特长生加分等也是从根本上给学生减负,初中孩子不必再因为加分项目去苦练技艺,真正的去发展自己所长;而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,也是在素质教育方面更加重视,对初中的教学方向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。
结语: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,文理兼修、文理兼考,使得文理不分科成为了可能。分层教学、走班制等也将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渐推广开来。
相关推荐
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,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!>>点击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