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中考杭州站 > 中考备考 > 中考作文 > 中考作文分析 > 正文
来源:杭州中考网 2012-02-20 18:54:08
【真题回放】:2010年杭州中考作文题—阅读下面的文字,按要求作文。
杭州中考网:宋濂少时家贫嗜学,历尽艰辛,终于学业有成;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在被排挤、嘲笑、打击中不绝望不沉沦,最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;海伦·凯勒,一个在无光、无声的黑暗世界里摸索的少女,以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,创造了生命的奇迹。正由于生命里程中有困境,我们变得更坚强;正由于成长道路上无捷径,我们走得更坚实。
请以“成长路上无捷径”为题目,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。
今年的杭州市中考作文题目,又新鲜出炉,粉墨登场了。但是,“成长路上无捷径”,这个题目多少出乎人们的意料,至少出乎我的意料。
作文的命题,对每个出卷人来说,都是一种考验。因为,这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。既要考虑人文的因素,又要考虑知识的多样化;既要考虑学生的地域差异,又要考虑文化承载的相关性;既要考虑学生年龄的特征,又要考虑招生考试的选拔性的要求……因此作文的命题,大家分外关注。“成长路上无捷径”离开了去年的那种命题的风格,并不是那种开放的、多元化价值取向的题目,虽然有所依托,但却缺乏想像的命题,似乎又回归到了一种说理式的话题。语文考完后,我听了一下同学的议论和意见,大都在说不知道写什么,然后胡乱写了一通。
其实,从去年开始,我比较关注作文题了,因为前两年的杭州市作文题,越来越有特色,也越来越灵活和开放,关注学生自身的价值观的形成,自由度增强,但又有较强的限制。那样,可以让学生既有东西可写,又能尽量使其不落入俗套,或者努力避免学生通过考前背诵或现场翻版来提高作文分数。本来,今年我也很期待,不知道我们的出卷老师会给我们一个怎样的惊喜。但实际上,自己最后多少有些失望。
今天的孩子跟我们这六七十年代的这一代人,是完全不一样了。无论是从物质基础、精神面貌还是思维方式都是有着天壤之别了。他们的生活中哪来的挫折,哪来的苦难?一切都在长辈们为其精心策划好的轨道上运行,稍有偏离就会马上得到纠正,甚至于他们的生长环境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。让他们来说这个道理,叙述这样的故事,除非先让他们去体验生活,或者经过生存训练,否则他们所说的都无非是考试失利啦,被父母责骂啊,朋友间发生矛盾啊等等,难以有新鲜的内容可写。今年的这个题目,一方面,出卷人想实现语文的教育功能,激发学生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,摒弃“速成式”的成长或成功方式,把矛头指向现实中的某些急功近利的现象,但另一方面,我不知道是故意为难学生呢,还是对现在的学生状态不了解、不清楚,写作内容让学生无从下手,脑子里几乎都是空白。后来,就东拉西扯,胡拼乱凑,或者干脆就胡编乱造,因为,现实中自己实在没有这方面的体验,又怎么能让他写出生动、感人的东西来呢?“少年不识愁滋味,为赋新词强说愁”的情况要再一次出现在考场上,这一次还真的是为难他们了。
归纳起来,设计者想秉承去年的命题方式,一方面能与教材内容相衔接,以引导广大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与理解,加强课程开发;另一方面,想完成语文所承载的历史使命,唤起孩子们对拼搏和执著地觉醒。但这个命题本身就已经暴露了命题人的急功近利的心态,因为,题目过大,有强加于人的感觉,且道理难以深入;再者,引语中的内容与题目难以衔接,引语是关于“成功”的例子,而题目是关于“成长”的话题,似乎是混淆了“成长”与“成功”的话题,容易误导学生。可以想像,可能会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只会关注“成功”而不去关注“成长”。成长是一个过程,一种体验,一种经历,而成功是一个结果,是一种可以用世俗的标准来定性的结果。因而,“成长路上无捷径”似乎应该是“成功路上无捷径”,而如果要讲“成长”,应该是“成长路上无坦途”为好,一个人只有在经历不断地磨砺之后,才能变得坚强,走过了崎岖坎坷的不平之路后,脚步才会变得坚实。
考试结束了,作文题虽然有些意外,但最终还是归于平静,然后大家继续坐而论道。
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,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!>>点击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