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中考杭州站 > 重点高中 > 滨江区 > 杭二中 > 正文
来源:本站原创 2011-09-06 09:17:18
老师们,同学们:
当我们豪情万丈聚集一堂,分享新学期的好时光,我代表学校欢迎师生的如期归来。这个暑假给了我们一份从容,也给了我们一份回味。
最近有三件事很值得回味,第一件:7月4日北京大学召开校长实名制的校长峰会,我作为特邀嘉宾参加。一到会场,北京大学招办主任秦春华教授就对我说:无论如何,请叶校长给二中的同学和老师们带个口信:“二中人太牛了”。秦教授最近在做一个课题,对考入到北京大学的同学成长性,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。研究中发现,北京大学的优秀学生团队中,二中学生是重要来源。比如北京大学最具声望的元培学院,被大家公认最具学术素养的学生张维佳,考入牛津大学;数学系统计专业第一名张瑞勋,考入麻省理工学院;数学系第三名左婷婷考入法国巴黎高师;化学系第一名杨杨考入麻省理工学院、第五名尹克华考入弗吉尼亚大学;计算机系第一名金鑫考入普林斯顿,经济学院第二名何舒……他们都是二中毕业的。在07年近20个考入北大的二中学生中,只有一位学法律的同学直接就业,其他同学要么进入世界名校(普林斯顿、麻省理工学院、牛津等)深造,要么在北大、清华进行硕士以上学历的学习。这样的事实表明,二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,在当下中国的重点中学里是十分难得的。
第二件事:高考结束后,大家关注结果,也关注二中。我们的王子君同学取得省文科第一名的好成绩,目前为止,二中的校级媒体却没有报道。因为我认为有百年历史的二中在高考的竞技场上,出状元,或者出几个状元,应该说是件很正常的事情,不值得洋洋得意。不宣传状元,但是状元背后的故事值得玩味。我在和王子君父母接触中得知一个细节,高考前她写了份《告爸爸妈妈书》,提出几个请求:1.高考来临之际,特别是高考之日,希望爸妈正常上班,特别不要为我多买菜做菜,平时怎么吃高考也怎么吃;2.每结束一门考试后,不要打听考的怎么样,有没有失分;3.特别提醒,爸爸在送考路上开车一定要小心,特别是经过斑马线时,注意是否有行人。同学们,一个面对高考的同学,居然还有这样的心态,提醒父母注意路上的行人,保护行人安全,这是何等的风采!
第三件事:刚毕业的高三女生汪雨晗,她在这届高三是个人物,成绩稳稳排在全年级前5%。她父母说说孩子成绩进复旦没问题,进北大清华有点压力。去年10月,汪雨晗突然想去世界舞台上历练一下,想参加海外名校考试,问我行不行。我算了算,时间非常非常紧。一般要做海外就学准备,长的2年,短的至少1年,但是留给汪同学的时间,只有半年了。SAT、托福能不能考出一个好成绩,的确是个未知数。
后来我们沟通了一下,汪雨晗很自信,说自己应该有这样的能力。她在家闭门学习2个月后,交出一份答卷:托福考了110分(底下高三学生一阵惊呼——记者注)。紧接着申请海外名校——加州伯克利分校,学校对她提交的材料很感兴趣,给她打了一个越洋电话进行面试。听说汪同学自己闭门学了两个月,没找中介,没接受托福培训,独立奋战考出高分,面试官非常很惊讶。因为当下中国高中生乃至大学生,托福考到110分以上的,几乎都有1到2年的托福培训或训练经历。随后,伯克利大学迅速抛来橄榄枝,欢迎她去就读。还说如果生活上有困难,可以提供奖学金。上个月,汪雨晗已经飞往伯克利深造。
从这三个故事我们能看到,当下的二中人,始终以追求三样特别的东西为己任。一,特别的德行。凡是一个同学要想真正的顶天立地,没有一份德行,是走不远的。“四书”之一的《大学》里说过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”前面讲到的张瑞勋同学,就是个非常有德行的人。我们一眼望去他没什么特别,他也不是生来就有一个可以进麻省理工学院的脑袋,而是他有一股特别异常的德行:学校每交代他一件事,老师每叮咛一个问题,同学每托付一件事,他总是很认真并尽量把事情做到完美,正是这样,所以他才能走到当下学生的最高点。
二,特别的才干。二中人敢于直面挑战,追求极致。金鑫同学能在北京大学本科生最多的学院,300多号同学中脱颖而出,成为不可撼动的第一名,考入普林斯顿大学,靠的就是这个才干。王子君和她身边的一批同学,能在全省近八万文科生中脱颖而出,也是靠这份才干。而这份才干的展现需要高中三年特别的锤炼。
三,特别的从容。因为这份从容,能使我们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,一路高歌。为什么汪雨晗同学,能在不到半年时间,从容拿下托福考分最终进入世界名校。在我看来就是因为有这份从容。
所以,多年以来,当我们每每体味离开这个校园的二中人的“特别”时,更能体味到,这不就是到二中来求学的莘莘学子在二中三年所积淀的精神元素吗?这不就是在我们的校史馆门前的那句箴言“我为什么到这里来?我到这里来做什么?”的答案吗?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,我们在这里以“我和二中有一个约定”为主题,就是为了感悟使命,畅想未来,让我们的青春、我们的生命放飞在新的学期、新的明天。
这里,我手头一篇散文,很想和大家分享——我和二中有个约定。
当我跨越钱江大桥,我和二中有个约定:在蓝天碧水红砖黛瓦间,我放飞青春的梦想。从秀美的西子湖畔来到波涛翻涌的钱江之滨,我将开始我第一次青春的追逐。我渴望从这百年的沃土里,吮吸人生成长的养分,我渴望自己有深刻的思想、优秀的思维品质、美的头脑;我渴望自己有正确的人生目标、有落实于行动的功力;我渴望自己有丰富的知识、有让灵动的智慧自由驰骋的成长平台:我渴望自己有严明的纪律、又让张扬的青春个性得以自由飞扬的广阔天地;我渴望自己有强健的体魄、有能承受任何风雨的抗击打能力;我渴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浑身透彻的人、有一帮可以生死相托的兄弟姐妹。我还有许许多多渴望,但我知道,从这一刻起,在我的生命里,将永远镌刻“二中”这两个大字。
当我伫立在校前广场纪念碑前,我和二中有个约定:百年二中的传统,决不会在我手中流失。百年前的校训“诚、勤、爱”,依然是我做人的立身之本,我愿像一支蕙兰,既有君子之风,能独善其身,纯美内心,也能以淡雅芬芳润泽世人。竺可桢先生亲笔题写的校训“立志、努力、为公”,将是我永远追求的人生理想,“我为什么到这里来?我到这里来做什么?”将一直拷问我的内心,并激励我奋勇前行。而“高境界做人、高水平学习、高品质生活”则是对我人生境界的完善与完美。凝视纪念碑,竺可桢、郁达夫、宋君复、袁箴华……,一个个校友的名字在我眼前闪亮,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一个故事,一个传奇,一段历史,这些二中“老人们”的故事不仅是历史,更是我学术和精神的家园,他们是今天二中新人的根基。我不禁扪心自问,当下一个百年来临的时候,我能给后人留下一个故事,一个传奇吗?我能成为二中的的一段历史吗?
当“赤子之钟”鸣响时,我和二中有个约定:无论何时,无论发生何事,都不能将我和我的母校、将我和我的祖国分开。从蕙兰学堂到浙大附中到杭州二中,百年二中的发展史无不和民族的命运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。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,二中学子怀抱赤子之心,未敢稍息,“九一八”事变后,蕙兰学子冯仲云与赵尚志、李兆麟一起,领导抗日联军第三军,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,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斗争,给日本侵略者以重大打击。1937年,卢沟桥事变,抗日战争爆发。这年来蕙兰中学任教的著名诗人艾青曾经发出了这样的呼喊: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,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……。而今,“赤子之钟”的鸣声还在我耳边回响,我感到了肩头的沉重,当二中选择了我,历史选择了我时,我用什么来回报我的母校,我的祖国?
当三年后将要迈出校门,我和二中有个约定:即使面临生与死的考验,剖开我的血管,依然流淌的是二中的血液。二中三年,将是我涂抹生命底色的三年,二中三年,将是开启我生命之旅的三年,二中三年,将是我生命永远的元年。
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,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!>>点击查看